古时的
茶几被称做香几。基本所有的家具都是用古木做的,古木家具上的雕纹是代表一个时代的象征,不同的雕纹都有一层含义,或者还有一段故事。这样的家具明清时代居多,下面来介绍以下。
黄龙之外还有螭虎龙。一种无角的龙。神话传说为水神。一曰雌龙,一曰龙子,又名蛟龙,蛟螭。明式家具常用螭虎龙,特点是线条流畅、动作优美,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活泼。
夔龙
神话中的瑞兽。传说黄帝时诸侯于东海流山得奇兽,其状如牛,苍色无角,一足能走。出入水则风雨,目光如日月,声如雷,名曰“夔”。黄帝杀之,取皮以冒鼓,声闻五百里。古代青铜器常用夔纹。至清代,家具纹饰亦用夔纹,多取材于古代铜器、玉器花纹。但根据家具构件形态,略有创新,其特点是硬角折弯,苍劲有力,俗称“拐子龙”。
狮纹
狮子本生于美洲、非洲等地,但很早就作为瑞兽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。雄狮体魄尤壮,吼声如雷,甚威严。日行五百里,百兽见之皆伏,为毛虫之长。怒则威在齿,喜则威在尾,吼则百兽避易,马皆溺血。虽死后虎豹不敢食其肉,蝇不敢集其尾。其性最傲,遇者极匍伏,虽饥时不吃。千人逐之也迟行,人不见处,仅任性疾驰。又传狮最有情,受人德必报(见《古今图书集成·博物汇编·禽虫典》)。古人赞誉狮子猛以示心,仁而能驯,似悦君子之德,乃制其形,历代视为祥瑞。古时常雕刻其形于大门两侧,既示威猛,有表仁德。装饰图案多表现在屏风心或柜门板心上,常见为“番人进宝图”或“职贡图”等,借喻“天下太平”、“万国咸宁”。
麒麟
家具装饰图案“番人进宝图”中常有麒麟形象,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嘉瑞之一。旧传为神兽或仁兽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上林赋:“兽则麒麟。”雄为麒,雌为麟,其状糜身牛尾,圆顶一角,借喻杰出人物。《古今图书集成·博物汇编·禽虫典》卷四十六介绍麒麟说:“麟信而应礼,以足至者也。麟角之末有肉,示有武而不用。麟为毛虫之长,麟之中不践生草,不履生虫,言麟性仁厚。麋身牛尾,圆顶一角,含仁怀义,音中律礼,行中规矩。不群居,不入陷阱,不惟罗绸。王者至仁则见,盖太平之符也。”清代吉祥图案有“麒麟送子”图,喻人生有德,则早生贵子。
瑞鹿
瑞鹿常指白鹿而言。古代人以白鹿为祥瑞之兆。白鹿又称“天鹿”,传说为人升仙时的乘骑。《汉书·艺文类聚》引孙氏《瑞应图》:“天鹿者,纯善之兽也。道备则白鹿见,王者明惠及下则见。”历代以为瑞应。图案常与松树组合,喻“松鹿同春”;与仙鹤组合,喻“鹤鹿同春”,也有与寿星组合,喻“禄寿康宁”。
海马
也称“河马”。古代又有“龙马”之说。凡马之大者,皆可称为“龙马”,或称为“龙”。《礼记》曰:“圣人用民必从,天不爱其道,不藏其宝,故河出马图。”孔安国《尚书·大传》曰:“王者有仁德,则龙马见。伏羲之世,龙马出河,遂则其纹以画八卦,谓之河图也。”(引自刘庚《稽瑞》)故宫现存一件紫檀木平头案,腿间档板透雕“河马负图”图案。河马负图历代被视为祥瑞之象。